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英国宣布向中东增兵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英国宣布向中东增兵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派军舰赴霍尔木兹海峡“护航”,韩国为啥突然作出这个决定?
今年夏天波斯湾数艘油轮两轮被袭,英国油轮被伊朗扣押,美国增兵且高调组织“护航舰队”,美伊严重对峙,远在东北亚的韩国、日本作为美国盟友基本“销声匿迹”——彼时只有英国、以色列最积极。半年过后,韩国政府何以突然做出派军舰“护航”的决定,而时间又定在明年2月?
这与韩美关系互动及半岛局势悬疑密切相关,反而与韩国伊朗关系没有太多利害。
首先,今年年中日本在半导体材料上对韩国突然发难,美国明里暗里支持日本,而韩国以中止“韩日情报共享协定”予以反击,让美国协调三方关系很是头疼。
上月该事件基本平息,三家都没占到便宜,相反暴露出美日韩之间的“同盟不同温”,特别是韩日之间,历史与现实的纠葛总能找到“发酵点”甚至“爆点”。
其次,有鉴于此,韩国需要显示其“忠于”美韩联盟的行动,同时又不威胁自身利益并惹起国内两派争端。其一是韩日情报共享延续,其二就是参加波斯湾护航。
再次,韩美目前最大的分歧是特朗普加收“保护费”,从今年的9亿多美元一跃升值47亿多,这让文在寅断难接受——如果照单全收必将失信于民,因为特朗普“狮子大开口”本身就是对民族自豪感极强的韩国人是个侮辱。文在寅一方面要坚守底线,另一方面又要不开罪美国,因此在“护航”问题上顺从,其结果是“减压”保护费威胁。
最后,临近岁末,半岛局势面临激变的时间节点,此时唯有与美国积极沟通并服从“老大”,先给美国送个“礼物”,显示一下维护同盟关系的决心——仅此而已。
至于伊朗,肯定会对韩国表态不爽,鉴于该事件是将来时暂且利害不大,当下没有必要树敌太多。
英国不考虑军事选项,希望冲突降级,英国服软了吗?
感谢邀请!
注意此次事件的背景,英国和油轮互相扣押对方油轮,而且双方都宣称依据国际法,师出有名,并没有侵犯或干涉对方之意。
虽然英国、伊朗双方和国际社会都心知肚明,但千万不要小觑了这个所谓的“师出有名”。国际社会虽然目前仍然处于无政府状态,但仍然存在国际法和国际秩序,国家无论大小、强弱,都不会去公然的违背这一法律和秩序,相反都千方百计的打着遵守国际法和国际秩序的幌子,行“苟且”之事。即使强如美国,在推行霸权主义的时候,也会给自己制造理由,用法律和秩序的外衣来粉饰自己,使得美国在行动之前,牢牢占据道德的制高点。
此次事件也不例外,无论是英国还是伊朗,都宣称对方油轮的行为违法,而自己是根据国际法为依据,行扣押之实。无论事情本质如何,两国在道德领域最起码打了个平手,不给对方钻空子的机会。这样国际社会也没有理由去批评任何一方,只能呼吁双方保持克制和冷静,这就是伊朗此次聪明的地方。
当然国际舆论由于被西方把控,仍然会偏向英国,但只有伊朗有理,伊朗的盟友们便有干涉的理由和借口,这也是伊朗的一大倚仗。
英国宣称不考虑军事手段,这是不让自己处于尴尬地位的无奈之举。目前伊朗核问题正处于僵局,伊朗正是世界各大国利益交汇之所在,群雄在此博弈,局势尚未明朗,此时英国如果宣称对伊朗动武,无疑是主动站出来揽下这个烂摊子,但伊朗局势牵一发而动全身,涉及美国,俄国,欧盟和中国等各方利益,这样的因果不是一个没落的英国可以承受的。
英国宣称不动武,而不是打肿脸充胖子,实乃务实之举。伊朗扣押英国油轮,原因在于英国扣押伊朗油轮在先,如此说来,英国也不算颜面全失。在英国脱欧,国内事物一团乱麻的背景下,英国早已焦头烂额,无心更无力挑起一场可能陷英国于万劫不复之地的战争。
英国不是服软,英国在伊朗核危机这个问题上一直就十分郁闷。特朗普政府在伊朗核危机问题上失道寡助,但英国却不得不被迫站队。
首先,英国是被特朗普政府一步一步卷入伊朗核危机。特朗普在竞选时就宣称要退出伊朗核协议,上台后立刻兑现诺言,单方面宣布退出了伊朗核协议,并对伊朗进行全面的经济封锁制裁。这一举动可以说震惊了世界,更加震惊了美国的传统盟友,包括英国。因为这是美国前总统奥巴马联手欧盟,英国,俄罗斯共同签署的伊朗核协议,伊朗也并没有违反核协议。 所以,特朗普鲁莽的退出让英国左右为难。
第二,伊朗核危机的升级让英国被迫站队。先是伊朗在经济封锁下陷入经济困境,开始绝地反击。先是袭击了两艘经过霍尔木兹海峡的游轮,分别属于沙特和日本,但伊朗官方并没有承认。随后,又击落一架美国的“全球鹰”无人侦察机,特朗普发誓要报复,开始增兵中东,但是在最后时刻特朗普还是叫停了已经升空的战斗机对伊朗的袭击。英国本身并不支持特朗普的行动,最近英国驻华盛顿大使达罗克泄密电文中就显示,他认为特朗普政府失调,斗争激烈,无法制定目标明确的战略,尤其在对伊朗核危机上,该采取如何的方案,争执不休。
第三,英国内部对伊朗态度的问题分歧,已经开始撕裂保守党。一方面,英国在美国的压力下,在7月4日在直布罗陀海峡扣押了伊朗的游轮“grace 1”号。这直接导致了伊朗的愤怒回击,伊朗外交部表示,英国必须马上无条件的放行该油轮,否则,英国将付出对等的代价。英国此时也没有强硬的回应,只是表达,如果经过直布罗陀法庭审判,能够证明这艘游轮并不是前往叙利亚就可以放行。这说明英国仍然不想该事件升级,只想作为一个孤立的外交事件。
第四,伊朗开始进行更大的危险赌局,使英国选择的余地越来越小。上周六,伊朗在霍尔木兹海峡扣押了英国游轮“斯特纳帝国号”。理由是该游轮同一艘伊朗渔船发生意外,而且关闭船舶追踪器,不理会伊朗革命卫队的警告,并且行驶在错误的航道。尽管负责运营“斯特纳帝国号”的瑞典航运公司表示游轮完全遵守所有的航道与国际条规。但该事件的真相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伊朗已经决心升级这个危机。纵然到这个地步,英国仍然表示不会采取军事行动,只是说会有严重后果,德国和法国则呼吁伊朗立即释放英国游轮。
第五,美国师道寡助,显示出美国与盟友之间的意见分歧巨大。特朗普政府号召传统盟国组织“护航联盟”共同保护霍尔木兹海峡。但包括英国,法国,以及沙特等美国传统盟友都表示,护航联盟意味着军事压力,只会导致伊朗局势进一步恶化,无助于解决问题。一位西方外交家认为,“没有人想加入这场冲突,也不想被卷入美国对伊朗的施压中”。英国认为,为每一艘商船护航是行不通的,日本则对海外派军问题,国内意见分歧非常大。阿特也拒绝往霍尔木兹海峡派兵。只有印度向海湾派遣了两艘军舰保护悬挂本国国旗的船只。最重要的是,霍尔木兹海峡最窄的距离只有33公里,这里太拥挤了。
第六,特朗普政府对伊朗核危机也是骑虎难下。本来特朗普政府希望通过极限施压,使伊朗屈服。但伊朗不是软柿子,而是块硬骨头,而特朗普政府也没有意识到,伊朗核协议牵扯了这么多盟国的利益纠缠。使核危机发生后,传统盟国并没有一致的站在美国身边。这样就使特朗普决定军事行动时产生了巨大的犹豫。同时连任竞选在即,现在特朗普的支持率低于民主党的拜登,更加不会投入一场,耗资巨大,结果未知的伊朗战争。
第七,英国新首相的诞生也将决定英国对伊朗的态度的最后定调。热门人选英国外长亨特是温和的脱欧派。他一向不认同特朗普政府的策略,还力挺被特朗普政府封杀的英国外交官达罗克。他也不赞同与美国一道制裁伊朗,只想恢复奥巴马时代的伊朗核协议。另一个热门人选英国前外长约翰逊,则与特朗普臭味相投。且极力讨好特朗普,甚至提出与美国的贸易协定必须会在脱欧协议生效前签订。若约翰逊当选首相很有可能追随特朗普的步伐,对伊朗进行进一步制裁,从而导致伊朗核危机更大的升级。
但现在,在英国首相新旧交替前,英国还没有办法明确的表示对伊朗的态度,希望冲突降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英国宣布向中东增兵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英国宣布向中东增兵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