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马克龙将任命新总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马克龙将任命新总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马克龙近期会晤西班牙总理桑切斯,两位欧洲新生代在政策上有共同点吗?
年龄相近也许在观念上的共同点多一些,法国总统马克龙近期和西班牙首相桑切斯的会晤,正是当下世界局势动荡不定,欧洲正处在十字路口上,犹疑不定的时候,两位年轻的领导人这次会晤能否找到前进的方向也未可知。
马克龙和桑切斯在政策上的共同点再多,对欧洲的前途命运也起不了多大作用。因为欧洲的命运很大成分上掌握在美国人的手里,在军事上一直以来都依赖美国,受人制约,在政治上就很难独立,不说欧洲对美国唯命是从,但美国不点头基本上什么事也办不成。
欧盟的向心力和离心力正处在拉锯状态,有内部因素,也有外力在起作用。欧盟内部除了英国已在脱欧的路上之外,还有好几个国家也出现了分离主义倾向,外力那就是美国,最起码特朗普希望欧盟解散,他不希望一个团结的欧盟,强大的欧洲和美国分庭抗礼。
年轻的马克龙、桑切斯也或还有其他的欧洲国家领导人,即便有志向团结欧洲、强大欧洲,但内外条件都不具备,短时间内不可能实现。
普京在巴黎与泽连斯基举行了首次面对面的会谈,双方为什么没握手?
俄罗斯与乌克兰的问题很复杂:
1,乌克兰主流民意亲西方反俄。乌克兰是选举制国家,泽连斯基总统有很多顾忌。
①必须照顾乌克兰主流民意,不能让在野党与反俄势力,抓住把柄,来反对总统。因此泽连斯基总统在处理对俄关系时,必须拿捏好分寸。
②乌克兰目前已被西方掌控,而且乌克兰现在也只能依靠西方,所以乌克兰在与俄罗斯打交道时,也必须确保不触碰西方的底线,不能超出西方的容忍范围和认可范围。
2,乌克兰东部俄语区的叛乱,背后是俄罗斯在做后台。俄乌矛盾很大。
3,克里米亚虽然经过全民公投,加入了俄罗斯,成为了俄罗斯的领土。但是站在国际法的角度上看:
①一个单独的地区,在没有取得该地区所属的主权国的同意,是无权通过所谓的全民公投,来决定该地区的前途归属的。从这一点上看,所谓的克里米亚全民公投是无效的,是非法的,是不被国际上承认的。
②克里米亚在国际法框架内,依然是乌克兰领土,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是非法的,是不被国际社会认可的。
4,从乌克兰的现实出发,乌克兰要尽可能的维护国家利益,必须要跟俄罗斯打交道,必须要与俄罗斯谈判,去缩小俄乌双方的分歧,从而取得一个较好的结果。
法理丶道义丶道理并不能完全取代现实状况,俄罗斯就是乌克兰绕不开的现实。乌克兰与俄罗斯谈判,显然达不成,理想的结果,但是乌克兰显然能借此避免最坏的结果。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泽连斯基总统处理俄乌关系的难度,是非常大的,他不能不小心。
至于说,泽连斯基总统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巴黎会晤时,没有握手。个人认为,这是正常的,也没什么不好的影响。
1,俄罗斯总统普京是个杰出的政治家,他能理解泽连斯基总统的难处。
2,普京总统在俄罗斯国内,有绝对的话语权。只要他没意见,俄罗斯国内也自然不会多言。
3,普京总统与泽连斯基总统,在巴黎会晤,是为了处理一些实际问题,普京总统不会在意一些细节问题。
4,俄乌总统会晤不握手,让乌克兰国内一些势力无话说,让西方也感到放心。如此一来,反而为俄乌两国,解决一些具体问题,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普京与乌克兰总统泽联斯基历尽千难万险的第一次会晤为什么没有握手?原来是这样。2014年克里米亚公投归属俄罗斯,使俄乌领土争端一度升级,因此使乌克兰与俄罗斯的关系雪上加霜,在乌克兰前总统波罗申科的带领下为了抵抗俄罗斯,乌克兰从此去抱住了西方美国的大腿,乌克兰想以此借西方使俄罗斯屈服,可现实情况是俄乌局势仍无法解冻。
上图:俄乌巴黎会面
不过近期在欧洲两大国,法国与德国斡旋下,俄乌关系有了新的开端,9日俄罗斯普京与乌克兰总统泽联斯基在法国马克龙和德国默克尔充当中间人的角色下在法国巴黎举行了俄乌领导人的首次会晤谈判,会晤谈判进行了9个小时达成了一些共识,比如俄乌两国同意释放乌东部冲突交火时抓获的各方因犯。虽然有共识,但是令人奇怪的是普京与泽联斯基会晤谈判时两人都没有握手的情况,甚至连目光交流都没有,这是为什么?
上图:普京与泽联斯基
一般在国际外交情况下就是两国再怎么交恶,两国领导人在国际场合相见还是会礼貌性握手问好的,但普京与泽联斯基坐一起谈判、都没握手,连目光交流都没有,现场冷冰尴尬到了极点,这是为何?老牛觉得普京与泽联斯基至于没有握手是由现场环境与工作组安排形成的,他们的会谈不是面对面而坐,而是并排坐,而且马克兰与默克尔故意把普京与泽联斯基隔开,他俩坐在了中间,可见是故意安排是这样的。
上图:马克龙与默克尔坐在了中间
为什么要这样安排?都是照顾俄乌两边的民意。俄乌民族都是强硬的民族,在泽联斯基去往巴黎与普京会面时,乌克兰人强烈抗议,因为他们怕泽联斯基向俄罗斯普京服软,所以造成了俄罗斯普京与乌克兰泽联斯基没有握手的情况,双方都表示了一种强硬到底的态度,不过最终还是达成了乌东部地区因犯的对等释放,解决乌东部地区战事也是泽联斯基竞选总统时的承诺。俄乌关系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上图:双方都非常强硬
欢迎关注。 点赞 评论
在法国总统马克龙和德国总理默克尔的撮合下,俄罗斯总统普京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终于在法国首次见面了,虽然双方没有握手,但是,见面总比不见面好,谈总比不谈好。至于握不握手,那都是次要的事情!
按照正常的国际礼仪,双方领导人会面一般是要握手的。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需要礼节,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需要礼仪,这是人人都明白的道理。
双方领导人见面的礼仪问题,往往被视作两个国家关系的晴雨表。作为俄罗斯和乌克兰来讲,本是一对同宗同祖的兄弟,但由于克里米亚问题和乌克兰东部顿巴斯问题,双方一直仍然处在敌对状态,俄乌之间的关系降至历史冰点。
即便是这样,俄乌领导人第一次见面也是应当握个手,寒暄一下的。但是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由于是一个演员出身,是一个政治素人,在乌克兰政坛上的根基不深,在与俄罗斯的交往和博奕中,处在一定的弱势地位,必须要表现得强硬一些,才能不被乌克兰国内的反对派和反俄民众抓住“把柄”。
俄乌领导人坐下来谈总比不谈好,对于握不握手并不重要。
冰冻三尺并非一日之寒。俄乌关系发展到现在,既有乌克兰前领导人一味亲西方的原因,还有乌克兰国内复杂的民粹主义的因素,说起来非常复杂,问题解决起来难度也很大。
这次由法国总统马克龙和德国总理默克尔从中调解撮合,采取诺曼底模式,使俄罗斯总统普京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终于坐到了一起,应当是大功一件,做了一件大好事。
至于普京总统和泽连斯基总统首次见面没有握手的问题,可能是法国和德国方面考虑了乌克兰方面国内的因素,是有意安排的场面。也有可能是因为普京总统和泽连斯基总统坐的位置比较远,不便于握手。
尽管普京总统和泽连斯基总统没有进行握手,但是双方却谈了九个多小时,既谈到了宏观问题,也谈了微观问题;既谈了原则性问题,也谈了具体性问题,应当成果还是比较丰硕的。比如双方谈到在2019年年底前结束战争状态,对等交换双方战俘等问题,就是最明显的具体成果。
综上所述,俄罗斯总统普京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首次会面,本身就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是一个里程碑事件。至于握不握手,那都是次要问题,只要火候到了,双方不仅会握手,而且还会拥抱的!
(图片来自网络,欢迎评论交流!)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马克龙将任命新总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马克龙将任命新总理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