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我国规划撞击小行星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我国规划撞击小行星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科学家预测一小行星将在2036年撞击地球,小行星能打掉吗?
阿波菲斯小行星直径约有390米,相当于一座大山,要炸掉一座大山,在地球上都很困难,更不要说在太空打掉需要的能量怎么从地球送往太空?所以打掉是不科学的。其实有更简单的方法,撞击小行星让它轨道偏移,和地球擦肩而过,因为小行星体积很小,所以偏转力靠现在的技术是可能实现的,偏一次不行可以偏移多次,多发射点撞击器撞击让它偏移。
阿波菲斯小行星直径约有390米,相当于一座大山,要炸掉一座大山,在地球上都很困难,更不要说在太空打掉需要的能量怎么从地球送往太空?所以打掉是不科学的。其实有更简单的方法,撞击小行星让它轨道偏移,和地球擦肩而过,因为小行星体积很小,所以偏转力靠现在的技术是可能实现的,偏一次不行可以偏移多次,多发射点撞击器撞击让它偏移。
2018小行星撞地球事件?
小行星“2018 LA”3年前撞击地球,受到大气层强烈摩擦爆炸,其中有碎片掉落地面成为陨石,本月23日发表在《气象与行星科学》(Meteoritics and Planetary Science)的最新研究指出,这颗小行星可能是在2200万年前,由小行星灶神星(Vesta)分离出来的。
综合外媒报道,2018年6月2日,重达6吨、直径约2.6公尺至3.8公尺的小行星“2018 LA”接近地球,由于体积太小,无法反射充足太阳光因此也不易观察,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行星中心(MPC)判定有可能撞击地球,美国太空总署喷气推进实验室(JPL)算出的几率为30%,相较于其他近地小行星,撞击地球几率相当高。
我国将实施地外天体防御任务,以防止可能发生的小行星撞击地球事件,该任务具有何重大意义?
这是为应对将来必定会发生的来自地外的小行星威胁而进行的实验性操作。用来验证撞击小行星改变轨道的可行性。这是我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在采访中谈到的。
小行星在太阳系中数量巨大,它们中大部分沿着固定的轨道围绕太阳公转,但也有一部分因为受到莫名的扰动或者撞击导致轨道异常,或本身轨道与地球轨道存在交叉的,这部分小行星就存在与地球碰撞的风险。
小行星有大有小,直径十米以下的小行星如果坠向地球,在大气层中就会被分解燃烧殆尽,可能会有少量的陨石残留,随着直径的增加,小行星对人类的威胁也呈指数倍增长。直径上百米的小行星就能够对整个国家或者地区造成严重影响,直径上千米的小行星将造成全球性的大灾难。我们一般认为恐龙灭绝的主要原因就是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十公里的小行星坠落在今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地区造成全球性大灾难而导致的。而且在一个较长的有限的时间尺度内,这种事情确定会再发生!
目前,世界各大国已经针对可能对地球产生威胁的小行星建立了一套监测系统,通过不断监测计算它们与地球撞击的概率。目前来看短期内还没有对地球有严重威胁的小行星,但这一监测系统并不完善,经常有部分小行星成功躲避监测,只有进入大气层乃至坠落到地球后才被人类发现。为了应对将来可能出现的威胁,我国将着手组建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统,以应对小行星撞击。
按照吴伟仁设计师所讲,未来十年内,我国将对一颗直径几十米的小行星进行探测,然后在距离地球1000万公里左右的位置进行撞击,以此验证人类撞击对小行星轨道改变的可能性。如果这项验证工作成功,则说明我国已经有初步应对小行星威胁的能力了。
可能有人会想,小小的撞击能有多大的作用?实际上这种撞击与我们所想的撞击不同,这种撞击并不能直接撞碎小行星或者把小行星撞一个九十度大拐弯,只能简单改变一下小行星的运行轨道,偏移角度甚至都到不了1度!但就是这小小的角度,在经过一千万公里的持续运动中,也足以偏离很远的轨道。所以,应对小行星威胁,发现的越早介入的越早,所需的投入也就越少。
也有人会想,发一个核弹上去,无论多大的小行星都能给炸碎了。这个想法有一定的可行性,但存在先决条件。首先需要提前对小行星进行探测,确定最有利的安放位置,其次,由于太空没有空气,核武器爆炸几乎全部以热辐射传播,对小行星的作用力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如果使用核武器轰击小行星,最好的操作是在小行星表面钻孔,然后在内部引爆。如果是一个巨大的金属小行星,那可真是一个巨大的工程。
所以,大家应该了解地外天体防御任务的重大意义了。虽然这项工作我们才刚刚开展,但在将来一定会成为守卫人类文明的一道有力屏障!
感谢邀请。美国NASA在2022年9月刚刚完成了DART项目,航天器是2021年年底发射升空的,飞行了十个月撞击了小行星迪莫弗斯,并成功的改变了它的轨道。我国的这一航天计划与DART计划相同,将是全球第二个进行防止小行星撞击演练的国家。
小行星2006 QV89今年是否会撞击地球?
个人觉得应该是不会,因为地球只是宇宙中很小的一个标。再加上引力的影响,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概率是非常小的。根据某些科学媒体报道,小行星2006QV89撞击地球的概率为千分之一。
其实,地球一直有一个很大的保护伞——木星。许多次小行星进入太阳系都撞击在木星上,所以根本不需要担心小行星撞击地球的事,因为科学家早已提前做好了计算。即使真的会撞击地球,那么人类肯定有应对的策略。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欧洲航天局(ESA)此前曾表示,小行星2006 QV89在今年9月将有七千分之一的概率撞击地球。周二该机构表示,其已将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概率调整为零。
科学家们在2006年首次发现了这颗小行星,但只有很短的观察时机,因此无法确定它的轨迹。
“如果它与我们的星球发生碰撞,我们确实知道它会在天空中出现的位置。因此,我们可以简单地观察天空中的这个小区域来检查小行星是否确实会发生碰撞,并希望它不存在,” ESA说在星期二的一份声明中。
欧洲航天局和欧洲南方天文台扫描了那片区域,并且没有发现这颗小行星。ESA表示,这是“通过‘非探测'排除小行星撞击的第一个已知案例。” 该机构发布了天空部分的图像,显示没有这颗小行星。
ESA此前表示,虽然小行星2006 QV89的直径大约在65到165英尺(20到50米)之间,但如果发生碰撞,其破坏性后果将相当于2013年小行星在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市爆炸时产生的破坏性影响。该次事件造成1200多人受伤,建筑物受到严重破坏。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我国规划撞击小行星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我国规划撞击小行星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